靜宜大學選送學生赴國外研修
回國心得分享
申請類型:教育部101年鼓勵國內大學院校選送學生赴國外研修
申請管道:姊妹校
研修學校: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yon ILCF, France
研修期間: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
學生姓名:林軒竹
由於就讀於英國語文學系;因此,第二外語為我的必修科目,到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些同學選擇日文,有些同學選擇西班牙文,有些同學選擇德文,有些同學則跟我一樣:選擇了「法文」當作自己的第二外語,因為我們都對法國的文化感到極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法國首都-巴黎給人一種很浪漫的感覺,我認為要對一個地方的風土民情有所了解,必須要先認識它的語言;因此,我從大二時開始修習一星期三小時的法文課;很幸運地,在大二升大三的那個暑假,有機會在譚教授的帶領之下,與幾位一樣剛修完法文(一)的同學一起到位於法國東南方、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小城鎮-Grenoble格爾諾柏修習一個月的語言課程,並在課程結束後前往巴黎觀光,那是我第一次踏上法蘭西共和國。
兩年之後的秋冬之際,我如願地再次飛到了法國,只不過這次來到了另一座城市,它是法國的第三大城-Lyon里昂,也是我即將落腳一學期的地方。雖然這次已經是第二次來到了法國;但是這次跟之前的情況不一樣,兩年前的暑假,因為有法文教授的協助與指導,無論是食、衣、住、行都能夠迎刃而解;然而,這一次除了在出發之前有學校411遊留學中心的Mark協助之外,之後的一切必須由自己來打理了。我於九月二十七日從台灣出發,先抵達法國首都巴黎,再搭乘TGV高速鐵路的一班列車前往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由於這次已經是在台灣修完法文(二)才來的,聽說讀寫能力比之前還要好,認識的字彙較多,也比較敢開口;因此,拋開笨重的大行李箱不說,一開始的飲食、住宿與交通都還應付得來,由於他們說話的速度真的是無法想像地快,當我沒有聽清楚時,我會請他們再講一次,如果剛好聽到自己不懂的詞彙,就只能靠自己解決問題了!也許有人會說:「那妳可以用英文跟他們溝通啊!」如果他們也能用流利的英文跟我溝通,事情當然比較好辦,只不過情況正好相反;不過我也很慶幸他們有這項弱點,因為我就是要來法國增進法文能力的啊!
ILCF是隸屬於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yon里昂天主教大學的語言中心,它把來自於各個國家的學生,依照法文程度分班,作小班制的教學,語言中心在開學的說明會上提到,為了讓教學更加多元化,每一班級一週五天,每天四小時的課程,共有五位老師,星期一、二一位,星期三兩位、星期四與星期五分別是不同的老師,我與來自西班牙、波蘭、美國、日本、韓國、伊朗、保加利亞、泰國、中國與台灣的同學在同一個班級,老師們不但認真教學、很有耐心,也很關注我們的學習狀況 ,還記得有一次下課時,我問班導師Anne:「老師,請問您能不能告訴我要怎麼增強聽力呢?」她隨即寫了一些廣播名稱給我,要我多聽以訓練聽力,還跟我說:「Christine,我覺得妳的程度不錯,發音也比其他同學好耶!可是為什麼妳不常主動發言呢?是不是因為害怕說錯?妳應該多發言,這樣口說才會進步。」聽了這段話,我心中百感交集,多虧在譚教授嚴格的教導下,我在台灣修習了一週三小時,為期兩年的法文課,基礎打得很紮實;然而,在台灣無論是修什麼課程,同學們通常不會主動舉手發言,常常是被動地等著教授點人,這與國外的差異很大;舉例而言,班上的西班牙同學與美國同學都會在課堂上把自己的疑問提出來,老師也就很有耐心的為他們解惑,順便講給大家聽,雖然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常常是我原本就懂的,但是我還是很樂於再聽一次,當作複習;何況,聽不同老師的講解,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些容易令人感到困惑的問題,進而幫助自己加深印象,就我來說,我原本習慣在下課時向老師提問,因為我擔心同學們會認為我在浪費他們的時間,其實這根本是我自己想太多,有時候自己的問題也是別人的問題,原本就懂的同學通常樂於再聽一遍;此外,那些經常提問的同學,會被認為上課比較認真而受尊重,到國外受教育,尤其是歐美國家,沉默是吃虧的,越活潑大方的人不但人緣越好,也越受尊重。
在ILCF,老師不但認真教學,同學們也都很積極學習,希望自己的法文程度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所提升;此外,大家來這裡學習法文並不只是因為喜歡這個語言、喜歡這裡的生活環境,也為了自己的目標,像是來自西班牙的同學Raul是位舞蹈老師,想留在法國教Tango,美國同學Adrienne是髮型設計師,出過有關美髮的書,想去巴黎學彩妝,讓她的設計領域更加完整,來自泰國的同學Chotima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之前在國際知名的五星級酒店工作,想在法國研讀行銷相關課程;儘管大家對未來都有著不同的想法,但是共同的目標就是把法文學好。在學習法文的過程當中,我覺得它的發音與文法都跟英文不一樣,尤其用文法把單字拼成句子的時候,更能發現它與英文的差異,因為說英文時單字的字尾幾乎都要發出來,並且讓別人聽清楚,就法文而言,單字字尾幾乎不發音;然而,構成詞句時,如果下一個字的字首為母音,前一字字尾的子音,就要發音,並連到下一個字,所以當我在聽法文時,有時候聽到一個句子,不一定能夠很清楚地知道裡面有多少單字,或是甚麼單字;雖然,「連音」讓法文變得更加優美,也因為它,如果一個句子裡有好幾個連音,與以法文為母語的人對話時,這時就訓練自己的聽力了。每當走在街上、搭公車、地鐵、或是逛街購物時,雖然有時聽不懂別人在說些甚麼,但是美麗的字句總不斷地傳到耳邊,讓人感覺十分舒服;漸漸地,我終於了解為什麼有人說:法國人講法文就有如歌唱般地優美、有旋律性,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
除了上課之外,參加合唱團的練唱是我的課餘活動之一,學校有兩個合唱團,一個名為「學生合唱團」,另一個則是「音樂會合唱團」,它們不同的地方在於-後者必須有音樂底子,會看五線譜,而且有合唱經驗;因此,我加入了「音樂會合唱團」。團上除了兩位韓國人、一位日本人與兩位台灣人之外,其他團員都是法國人,還記得第一次參加團練時,一拿到譜,看到都是拉丁文,我有點嚇一跳,因為在台灣唱合唱時,唱的大多是中文、英文與台語歌曲,而且那一次練唱前,團長還宣布一件事讓我有點焦慮,他說:「我們兩星期後即將有一場音樂會,唱義大利作曲家Antonio Vivaldi的Magnificat」問題是我一次都還沒練過呢 !幸好,第一次的團練過後,我發現並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困難,為了讓自己對歌曲更加熟悉,除了例行的團練與演出前的加練之外,我利用了一些課餘時間在Vieux Lyon里昂舊城附近的橋下練唱,晴朗的天氣與美麗的景色陪伴我度過了幾個悠閒的午後時光。
第一場音樂會結束之後,緊接而來的是第二場在教堂的音樂會-Les Concerts de la Croix-Rousse,由於那時耶誕節即將來臨,我們在這次的音樂會中準備了許多曲目,除了義大利作曲家Antonio Vivaldi的Magnificat、德國作曲家Dieterich Buxtehude的Magnificat、英國作曲家John Rutter的Gloria,也準備了波蘭文、烏克蘭文與法文的經典耶誕歌曲,這對我來說真是一大挑戰,尤其是我從來沒有接觸過波蘭文與烏克蘭文;雖然練唱的過程有點辛苦,但是我非常高興,也很榮幸能夠與髮型像貝多芬、態度嚴謹卻不失幽默的指揮,以及認真練唱的資深團員們一起享受那些美好的旋律。終於,演出的那一天來臨了,很巧的是,那天下了入冬以來第一場雪,天氣比想像中還要冷;雖然,外頭飄著白白的細雪,且寒風冷冽;但是,台下座無虛席,觀眾的熱情不但足以讓冰凍的白雪融化,也溫暖著我與其他演唱者的心,音樂會在熱烈,且持續了一段時間的掌聲中圓滿落幕。
國外的學生宿舍跟台灣很不一樣,每一棟都有廚房,有些是一樓層一個公共廚房,有些則是在自己的房間內有個小廚房;因此,除了平日一起上課之外,有時候同學們會利用假日相約到某位同學的宿舍吃晚餐,不同國家的人透過做菜,交流不同的文化,並增進彼此間的情感;舉例而言,我與幾位台灣人曾辦過「餃子趴」,那是我第一次親手滾麵糰、包餃子呢!在冬至時,我們舉辦「湯圓趴」,由於那時接近聖誕節,我們請每一位同學都帶一份小禮物,打算在活動的最後來「交換禮物」,那一天的晚餐非常豐富,有紅豆湯圓、薏仁湯圓、鹹湯圓、炒麵、沙拉,法國麵包佐蕃茄九層塔、蛋糕、汽水與果汁,由於那天由三位台灣廚師掌廚,我們幾位台灣人與外國人都吃的津津有味、停不下來,大家都吃到不能再吃時才捨得把碗盤放下,為期兩個星期的耶誕假期也在大家歡樂的笑聲中揭開了序幕。
回台灣的前夕,我與一位台灣同學雪玉受邀至日本同學Junko家中享用「法式晚餐」,那一天晚上,除了Junko、她的先生與我們兩位台灣人之外,她的一位日本友人也參與當日的晚餐聚會,她的日本友人是一位服裝設計師,說著一口流利的法文,當晚,她穿著一件自己設計的橘色綢緞洋裝,十分亮麗。Junko之前在德國留學學習音樂,現在與先生Simon定居法國,今日主廚是Simon,他是有著法國血統的美國人,人非常友善也很風趣,我們一開始先喝香檳,接著吃前菜「蝸牛佐青醬」與法國麵包,並且開了第一瓶紅酒,接著,Simon為我們上了當晚的主菜「白酒燉豬肉」與「烤馬鈴薯泥」,兩者都非常美味,他還說豬肉燉了六個小時呢 !為了讓我們品嚐起司的美味,他讓我們先吃生菜沙拉,再享用四種顏色與形狀都不同的起司以及麵包配奶油,接著是Junko親手做的甜點「蘋果派」與「香草冰淇淋」,最後Simon幫我們煮濃縮咖啡,以幫助我們消化剛吃完的所有美食,我們五人邊聊天邊吃晚餐,話題從語言、文化差異、音樂到品酒,從六點吃到快十點,他們夫妻倆的對話語言十分多元,從德文、英文、法文到日文,看著他們甜蜜的互動與對彼此的關懷,以及他們家裡的布置-既溫馨又雅緻,真的非常令人稱羨!在離別的前一刻,Junko送我和雪玉一人一份精美小禮物,是她友人設計的絲巾,非常優雅、有質感,我們都很喜歡,他們還說以後再到法國一定還要一起享用晚餐呢!
這次有這麼難忘的回憶,除了非常感謝父母親對我的支持與經濟支援之外,我也很感謝譚小媛教授,由於她的循循善誘,我不但沒有在學習遇到瓶頸時放棄法文,反而漸漸愛上了它,我也要感謝靜宜大學411遊留學中心的Mark,因為他的大力協助,我才有機會到姊妹校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yon里昂天主教大學研讀語言與文化課程;此外,我更感謝教育部的大力贊助以及對海外留學的推廣與支持。這次的法國里昂學習之旅,我獲益良多,不只是語言能力上的進步,還有生活上的種種體驗,由於環境的緣故,我的聽力與口說都有顯著的進步;由於外食比較貴,房間內有自己的小廚房,我學會了料理各式的菜餚;由於有好的機緣,我結交了許多開朗的好朋友;此外,我的想法改變了許多,不再像以前一樣凡事都在乎別人的眼光,而迷失了自己的本質,現在,我對自己更加有信心了!
雖然已經在里昂學了一學期的法文,但是我很清楚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我期盼現在與未來能夠繼續好好學習,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