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ia College & State University

2012年1月~2012年5月

姓名:王秋月

系所:管理學院 國際企業系

研修學校:Georgia College & State University

研修系所:Business

研修日期:20121~20125(100年度下學期)

靜宜精神

靜宜大學,是一所努力爭取資源,絕不藏私的分享、回饋給學生的好大學。我是一個在菜市場裡長大的小孩,家裡的經濟普通,爸媽努力賺錢供家裡三個小孩到大學畢業,完全不讓我們用就學貸款。其實,我知道他們很辛苦,因為不管風吹日曬,他們依舊365天的在傳統市場擺攤,賣菜。

大學以前,都覺得出國是工作賺錢以後的事,但是,當我成為靜宜大學的學生開始,出國不再這麼困難了,因為靜宜大學會努力的爭取經費,把學生送出國,實現國際事務室411留遊學計畫:「大學四年當中,寒暑假遊學一次,出國當交換生一次!」身為靜宜的學生,我可以很驕傲地說:「大學四年內,出國的夢想與實現,一個出身平凡的小孩都辦到了。我相信,只要跟著學校的步伐,在國際事務室的協助下,出國留遊學絕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的夢想!」

夢想初衷

為什麼想出國?以前只想到玩樂,但記得大學填志願的時候,父母跟只說一句:「填跟商科有關的!」當時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只知道我喜歡英文,但不想讀純文學,所以就選了跟英文較有關聯的商科,國際企業、國際貿易學系。別人常說進入大學,是英文的退步開始,但我憑著自己的興趣,主動聽英文、讀雜誌、參加英文演講比賽、修很多英文相關的課,雖然沒有英文系的專業,卻也

維持該有的英文能力水平。大二暑假,我申請到國際事務室『英文海外移地教學』的獎學金,到菲律賓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遊學一個月,除了扎實密集的英文課程,也結交很多菲律賓、韓國、日本的朋友,週末之餘,大家會聚在一起吃飯、逛街或一起去小旅行,這次的遊學體驗讓我意識到,雖然大家來自不同國家,卻唯有英語,是和世界溝通的語言。回到台灣後,我開始嚮往一個全英語的環境、絞盡腦汁的想出單字拼湊出句子的成就感,我想講出流利的英文,我想出國當交換生!

實踐過程

有這個夢想後,開始一步一步的規劃,我打算大四下學期出國,詢問Mark語言課程和交換學生的差異,經濟的緣故,我選擇當交換生。因為擔心抵換學分的問題,選大三下學期課程時,我和系主任和班導師溝通,系上願意讓我上修大四下學期的課程。一方面,我也開始準備TOEFL-ITP,老實說,平常讀商業英文習慣了,作題時有點挫折,因為TOEFL的範圍不只商業,還有地理、天文、醫學各方面都有,但不能因為這樣就放棄,多練習考古題,每天聽英文的持續下去。我考了兩次TOEFL,第一次460分,第二次490分,兩次都沒有達到國外學校的入學門檻500分,眼看申請截止的日期快到了(大多半年前開始申請),沒有時間再考一次,在Mark的鼓勵下,我還是決定去試一試!

遊學方案

我申請的出國方案是靜宜大學2011年加入的國際交換學生計畫(ISEP)ISEP(International Students Exchange Program)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其成立的宗旨:建立國與國之間的學生交流活動。目前,會員盟校網絡在世界各地分布廣闊,共有會員校計300多所,ISEP會依照同學的志願進行審查與媒合,通過者只需繳母校規定費用,即可在當地進行交換課程。

ISEP的好處就是只要繳靜宜學費和膳宿費,全部加起來10萬元,此外,還有學海飛颺3~6萬元補助,真的幫學生減輕很大的負擔,有教育部和靜宜大學國際事務室的幫忙,出國留遊學的夢想,不再是建立於背負龐大的經濟壓力,而是有夢就能實現的可能!因為是第一屆使用國際交換學生計畫(ISEP),沒有學長姐的經驗分享,很多事都自己來,準備資料雖然繁瑣但其實不難,只要清楚申請流程,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完成,離出國當交換生的夢又更接近一點,過程中,很感謝國際事務室的每位教職員、系上主任、老師還有同學的幫忙,沒有大家的協助,真的沒有實現的那一刻!

離開台灣

因為爸媽早上要工作的關係,無法前往送機,出發的前一晚,爸爸送我到左營高鐵站,分開前,只有簡短的說幾句:「到國外要好好照顧自己、定時吃飯」等關心的話,我的眼眶瞬間紅了一半,但是還是笑笑地跟他說:「不用擔心我啦,

我們可以講Skype和視訊,就好像我在台灣一樣,還有你們才要記得吃飯呢!」從高雄到台北,在姊姊家住宿一晚,清晨五點搭著客運往桃園機場,姊姊和我手拉手天南地北的聊著,我們都在珍惜和彼此相處的時間,直到要check-in 和姊姊分開的那一刻,眼淚真的不自主地掉下來,因為接下來的旅程,只剩下自己去完成了。

抵達美國

TaipeiNarita,再從NaritaAtlanta,一連18小時的飛行抵達美國,一下飛機,所聽、所看到的事物都是英文,心中無比興奮,小小聲的吶喊著:「終於來到我夢想中的美國了!」拖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出機場,機場外有二排Regional Shared Ride Shuttle候車亭,當初在GCSU入學通知的信件裡,Libby有說明要搭哪一家公司的Shuttle、費用多少的問題,搭著接駁車前往Macon,抵達後,學校會派人到Macon接交換學生,過程中,如果需要手機聯絡,可以試試跟司機或其他人借手機,態度要誠懇,說明一下,總有人會願意幫忙的,抵達Milledgeville,也就是Georgia College的所在地。購買生活必需品,等待宿舍check-in,因為美國大多是無線網路,速度快且方便,連上網路後,記得打Skype向家人和學校老師報平安。

開學第一天,大約會跑一些入學、領學生證等行政手續,因為是ISEP的關係,只需繳母校規定費用,即可在當地享有與國外學生同等的資源,並進行交換課程。關於這一點,在挑選ISEP的會員學校時,除了要注意學校的科系有沒有符合自己的需求,也要注意學校願意提供多少資源給交換學生,舉例來說:以Georgia College而言,他們的Business是熱門的科系,那給使用ISEP的交換生的Meal PlanUnlimited(不限制餐數),還有額外的$150(校內其他餐廳費用)$50(雜費),這些資源對交換生而言,都是非常好的福利,尤其是在物價較高的歐美地區求學,光是不用煩惱膳宿的問題,就幫助交換生減輕很多經濟壓力。

學習過程

這是我最不願意回想的過程,卻是讓我成長最多的經歷。還記得先前提到的TOEFL-ITP 490分嗎?正常的入學門檻是500分,後來我拿490這個分數去申請10間學校,雖然分數不及門檻,但結合其他的課外表現(社團、志工服務、演講比賽)Georgia College還是選了我,關於這一點,我真的非常感謝。不過也因為如此,求學過程非常辛苦,畢竟自己的英文還是不夠好,記得第一次上課,老師說的內容只聽懂了一半,說話的速度很快,跟在菲律賓上語言課程的感受完全不一樣,而且還加上自己的專業,困難度提升很多。有一堂課是Business Communication,因為一直無法聽懂全部課程內容,隨堂考的答案都寫錯,老師受不了,建議Libby要我退選,當時Libby告知我這個消息時,其實很難過,但還是告訴Libby:「我想上這堂課,因為老師教很多台灣沒有教的東西,既然來了美國,就是要學習。」

美國的上課方式和台灣不同,他們很重視課前預習,第一次上課,老師就會發Syllabus給同學,是關於課程介紹、每一次的上課內容,何時小考、大考、繳作業,雖然會有些微調整,但在美國,學生沒有藉口說不知道,因為Syllabus寫得一清二楚,如果作業沒寫、沒繳,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課前沒有預習,上課討論時就無法參與,因為講不出內容來;有些老師會在課前先小考,考完才上課。其實,這些看起來跟台灣教育不一樣的地方,都是在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對自己負責』的能力,還記得當時的電腦首頁永遠是奇摩字典,因為要預習的章節、頁數很多,我的單字量不夠,總是一邊查字典一邊閱讀,持續這樣到交換的後期,發現自己的閱讀速度變快了,單字量也增加,我想英文真的進步了。

文化差異

在美國,會因為地理位置的東南西北和大城市、小城鎮的差別,而有不同的文化差異。Georgia College位於美國南方Georgia州的一個小城鎮Milledgeville,其實在從台灣出發前,就聽到很多人說:「南方黑人很多、治安較不好、說話有腔調等」,對於這些說法,我沒有很在意也不害怕,可能跟在靜宜常與國際交換學生接觸的關係,對於不同民族和文化的接受度很高。直到我第一次抵達Milledgeville,和班上的美國同學一起上課時,我聽不出什麼腔調,覺得都是英文,非常悅耳,白人和黑人的比例各一半,不管膚色的區別,有些人很親切,有些人很冷漠。

在班上,總有人對亞洲文化有興趣、有好奇,他們表達尊重,當然,也有些人對外來文化表達不喜歡、不尊重,當我們受到一些文化歧視,可能會很難過、很挫折,但這都是一個文化差異的過程,可能跟原生的背景文化有關。對我而言,台灣是一個海島型國家,國際貿易發達,對於外來的事物接受度很廣,我好奇外面的世界,渴望到世界各地吸收不同文化,增加自己的視野和世界觀;美國,雖然是一個文化大熔爐,但土地面積的廣大也造成不同區域的文化隔閡,加上膚色的不同,美國本身就存有些微的歧視,況且南方比較保守,但文化方面的保留、維護卻也較完整,大多呈現純樸的氛圍。我所遭遇的文化差異可能來的比美國北方多一點,但也從這當中,我更是學習到如何去接受不同的文化、如何待人、絕不歧視的重要性;儘管挫折也絕對不懷疑自己,因為我的文化跟每一個國家的文化同樣平等,同樣重要,同樣為世界增添色彩和豐富性,缺一不可!

接觸教會

在交換後期,認識的朋友變多,他們邀請我參加讀經班(Bible Study),就是每周三或五晚上有聚會,大家聚在一起讀聖經、分享心得,活動結束可能會一起玩遊戲、聊天、吃冰淇淋、看電影等,或者在星期日早上,大家會一起去教堂參加主日崇拜,對我來講,可能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在教會或讀經班所認識的人都非常親切、友善,每次見面都是先一個擁抱,我很喜歡那份感覺,就好像他們把我當作一家人,不論我來自哪裡,大家都是主內的孩子。

接觸教會,不單只是認識更多人,增加社交活動,也是一種尋求心靈慰藉、體驗基督信仰的活動。美國的禮拜跟台灣的不一樣,總覺得好像在參加演唱會,我第一次看到Rock Band在教堂裡表演敬拜讚美,歌曲雖然搖滾但詞很有含意,是個完全不同的宗教體驗。

給未來的你們

在美國的交換期間,真的遇到很多挫折,尤其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但是,我還是想鼓勵大家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去觀察、發現不同文化所帶來的衝擊,從差異中學習尊重或反省,為自己的視野和心靈增加更多的可能和豐富,這是我除了語言外,學習到最多的部分。至於出國前的準備,我的建議是TOEFL考越高越好,一來能選擇的學校比較多,二來也在增進自己的英文能力,到了當地,適應和溝通的障礙會比較少,也較容易進入狀況。但如果真的很想出國當交換生,可是TOEFL的分數跟我一樣沒到門檻差一點點,還是建議大家去試試看,因為不一定每間大學只看TOEFL成績,他們可能會看其他校內或校外的綜合表現,這都有很大的加分作用,至於到了當地,我們可能會比其他學生辛苦,但是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都在學習,都在進步,都在實踐我們的夢想。最後,想感謝靜宜大學國際事務室的所有教職員和教育部學海飛颺的獎學金,你們的努力和付出,實現莘莘學子的願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iap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